小特工怕疼得很,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四只淘气的智齿,再次来寻求阿尔法的帮助。
不止是这位小特工,大多数人都会被“智齿”困扰。择日不如撞日,阿尔法今天就来彻底科普一下智齿吧。
智齿是位于牙槽骨最末端的第三磨牙,也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一组牙,共有4颗。
智齿萌出时间很晚,一般在15~25岁,当然,也有的人30~40岁才萌出智齿。这个时候,人的生理、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,因此被俗称为“智齿”。正常情况下,成年人有28~32颗恒牙,让恒牙出现变数的,就是这4颗智齿。
大多数成年人会萌出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智齿,有的人只会萌出2、3颗智齿,有的人终生不会萌出智齿,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。
为什么智齿成长之路如此艰难?这得从智齿的退化开始说起了。
牙按照功能分类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4种。切牙的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;尖牙是用来穿刺和撕裂食物的;前磨牙能协助尖牙撕裂食物,有捣碎食物的作用;磨牙起到的是磨细食物的作用。
而智齿,是位于牙槽骨最末端的磨牙,可以说它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:随着经济逐渐发达,食物越来越精细,牙齿研磨食物的作用也在逐渐弱化。作为磨牙中的老三,智齿萌出时间晚、成长速度慢、上下牙生长速度也不一致,很难完全咬合,帮助磨牙实现“磨碎食物”的工作。
牙槽骨不给智齿空间现代人类的牙槽骨在长度、宽度、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;智齿生长在牙槽骨的末端,退化的牙槽骨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,供智齿萌出。
智齿阻生智齿的生长空间不足,很容易造成阻生,智齿横着长、靠着长、挤着长,就是不按照规竖着长。
就这样,智齿变得可有可无,甚至成了进化的残余物。
智齿萌出时间晚,就连生长速度也十分缓慢。但这不能全怪智齿——牙齿生长本来就需要一定时间,再加上智齿的生长空间不足,智齿完全萌出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。
智齿已经习惯了等待,但是蒙在智齿身上的那层牙龈却不行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;同样的,智齿把牙龈顶破,才露尖尖角时,也早有细菌等在上头了。
智齿和牙龈之间形成的间隙盲袋,是窝藏食物残渣、渗出物、细菌的绝佳场所。在人体抵抗力强、牙龈健康的时候,常驻盲袋内的细菌能和人体和平共处;但是上呼吸道感染、过度劳累、月经期,甚至是吃了过度油腻的食物、便秘都可能会降低人体抵抗力,导致智齿附近的软组织发生化脓性炎症。
这种炎症就叫做智齿冠周炎。
智齿冠周炎会导致牙龈红肿、疼痛,盲袋内出现渗出液;严重的人,疼痛不仅仅局限在牙龈,连两颊、舌侧都会受到牵连,甚至还可能出现面颊部的充血和水肿、开口受限等问题。要是炎症扩散,还会引起严重的颌周间隙感染、颌骨骨髓炎及全身脓毒症(以前叫做败血症)。
智齿冠周炎可大可小,必须引起重视
不乖乖生长的智齿,结局都是同一个字——拔。
下面的场景太过于疼痛和血腥,阿尔法还是请老朋友,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的副主任医师周炼老师讲讲吧。
在拔牙前,打麻药的时候疼痛最明显。但医生可以用比较细的针头缓慢注射,来减轻患者疼痛;也可以在打麻药之前给牙龈涂抹局麻药,减轻注射时产生的疼痛;医生会确认局麻药已经起效,没有疼痛感时,再给患者操作的。
在拔牙的过程中,一般不会感觉到疼痛;患者感受到医生对局部组织的触碰、牵拉后,可能会把它误认为是痛感。另外,一般的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是2~3个小时,在拔除复杂智齿的时候,操作时间较长,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局麻的效果。
在注射麻药2~3个小时之后,痛觉会逐渐恢复,所以医生会给患者开点止痛药,每次感觉到痛就可以吃1粒,但是不要超过规定的剂量。
出血
拔除智齿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并发症,就是神经损伤。下颌阻生智齿和下齿槽神经距离比较近,拔除下颌的阻生智齿时,可能会伤及下齿槽神经。
这种并发症是小概率事件,相对复杂的阻生智齿可以拍摄锥形束CT(CBCT)片,从三维角度观察智齿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,通过小心操作,避免神经的损伤。
即使神经被损伤,在手术后的3~6个月后,下齿槽神经也能会逐渐恢复。
心血管风险
提示:由于个体差异,很多情况文章不能面面俱到,“理论”跟“实际”依然有较大差异,建议直接跟医生对话沟通。点击下面“在线咨询”,小编为你免费就近安排当地名医解答!
400-8299-365
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